张舒:菲律宾拉拢印度,抱团取暖还是搅局亚太?
小马科斯拉着印度,搞了个大新闻。5天历史性访问,18年没人去印度,这次突然又去,还是总统亲自去。菲律宾国内媒体嗨了,说这波老有成效,外交突破之类的词一顿堆,感觉扬眉吐气找到了新靠山。印度这边也很捧场,高级别会见全搞上,总理、总统、外交部长都排队握手,再加个招商路演,场面有模有样,双边风生水起的意思。
合照一出来,媒体直接上热榜。两边都说要搞全面合作,说什么两国有共同价值观,要守国际秩序,有种“我们很铁”的即视感。协议一共签了13项,国防、经贸、科技、人员交流,什么都来一点。关于伙伴关系的表述很小心,战略伙伴,不是全面战略伙伴。印度和澳大利亚、越南都是全面战略伙伴。菲律宾这边只拿到了第二档,说重也不重,说轻也不轻,那就看后续了。
协议细节一扒拉,大家哼了一下。框架很大,执行怎么弄没说清楚,承诺多,能落地的事儿少。经贸这块说要谈优惠贸易协定,说归说,真谈出来估计还得耗几年,回头还不一定能谈出来。贸易额2024年才33亿美元,提升不少,但对比中国和印度跟东南亚的合作,差距太大。跟中国谈贸易,几百亿的盘子,把菲律宾和印度加起来都不够。美国这一年整天在贸易战,对两边征税,说白了,菲律宾和印度联手也是被夹在中美之间,捞点边角料呢。
军事这块飘得够高,菲印说要互动,三军对话,还有所谓国防装备合作。菲律宾之前买过印度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,宣传得很厉害。300公里射程,把南海一带覆盖得差不多了。新合同没谈成,还是吃几年前签的老合同。再看防务合作机制,跟日本那一套准入协定比,差别太大。军事技术凑个数,真能带来革命性变化,还远着。
南海问题,菲律宾想借印度给自己助阵,印度又有点犹豫。联合声明没点中国的名头,意思是照顾中国的情绪,挂嘴边但不上桌,印方很精明。2023年喊一次仲裁,算是印度小幅放风,没敢真下场。这会儿继续模棱两可,既给菲律宾点面子,又不跟中国激化矛盾。
讲数据,印度和菲律宾贸易,2024年就33亿美元,中印1384亿,中菲716亿。谁主导东南亚经贸,还用说?抱团取暖效果有限。特朗普一张嘴,一个关税就能把印度、菲律宾这种新兴经济体整得够呛。美国对印度加税50%,对菲律宾也没手软,两边谈合作的时候后背都是冷汗,知道靠美国总有一天还得被收割韭菜。
说回动机,三个字,美国。菲律宾主动挑事,前脚闹完仁爱礁,后脚拉印度来个登堂入室,早想和美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各种“朋友圈”勾搭。印度更直接,东向政策,想突破自家地盘,在东南亚刷存在。边境问题闹僵后,“中国威胁”成了统一战线的口号。菲印合体,莫名跟美日澳这套印太机制接上了头,事儿还都绕不开美国。
黄岩岛就看得清清楚楚,印度派军舰巡逻,菲律宾配合,印度媒体唱高调,说这是“激怒中国”操作。印度要想在南海刷存在感,既是向美日澳表忠心,也是拿南海当筹码去边境问题要价。讲难听点就是多线作战,分散中国精力。美国这一盘棋下得非常大,菲律宾配合印度,拉小圈子、搅大棋盘,就怕中国一家独大。
两国经济基础薄,军力合作虚。热闹归热闹,真要形成长期合力没那么简单,不过象征意义拉满。美国需要这种小伙伴搞联动,自己坐山观虎斗,亚太秩序多了不确定性。
菲印合作,一个图名一个图利。菲律宾想挤进大国俱乐部,印度想破圈出海。美印、菲美的纽带把大家都绑一根线。美国一面打贸易战,一面拱火,南海、印度洋压力都给中国制造,经济上收割余波倒灌。东盟成了看客,自己地盘却让别人来折腾。
菲律宾抢在东盟前头要和域外国家组队,东盟自己想谈话,都变得边缘。区域秩序本来该自己做主,外部大国插手,变成工具人和跳板,意义比实际作用更大。
小马科斯跟莫迪合拍,如果只看热闹,笑点不少。亚洲这边还没到要互相抱团过冬的地步,菲律宾、印度谁都不敢真跟中国撕破脸。美国想的还是借别人的手收拾自家对手,这盘棋,走到最后,谁能剩下多少筹码得打个问号。
对比历史,这种小国想拉新盟友,还是谁能做主。工具属性太强,被大国左右,收益短,代价大,自己没多少话语权。靠外部抱团,顶多熬得久一点,不会改变大格局。
亚太现在越来越多国家愿意掺和,组小圈子、玩多边联盟,游戏规则谁来定,焦点不在菲律宾,也不是印度。中国一动不动,经贸稳跑,技术创新、产业链升级。谁愿意折腾谁去,反而给自己机会加固基本盘。
最后一句,菲律宾和印度这种合作,看似新鲜,实则空心。美国算盘打得响,搅浑了水,谁敢跳出来,就得踩进泥潭。亚太谁说了算,还是看谁定规矩、谈实力。明面上风起云涌,底色不变,该做什么还是做自己,热闹归热闹,棋子谁爱做谁做去。
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,倡导健康、正面的价值观念。如有内容修正需求,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在线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