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《姐姐当家》这档节目引发了不少讨论,而其中最让人关注的莫过于万千惠的表现。
节目播出前,她可能是四位姐姐中名气最低的一位,但播出后,她的讨论度却直线飙升。
一方面是因为她嫁给了比自己大25岁的三宝,年龄差和婚姻背景成了热议焦点;另一方面则是她在节目中的言行让人摸不着头脑,时而说自己赚钱养家,完全不靠老公,时而又爆料公司亏损严重,甚至有上千万的资金缺口需要填补。
不少网友直言,她的种种表现太“假”了,像是精心设计的人设,目的就是为了博眼球、引流量。
更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,她在节目中卖私密产品,大谈和老公的私密生活,佣金不低,摆明了是想让粉丝觉得她“赚不到钱”,然后去直播间买单。
还有人直接表示,不是她买不起大房子,而是两口子都不愿意掏钱出来。
更扎心的是,很多网友说他们的房租都比自己的年薪高,她再怎么“哭穷”也骗不了大家的同情心。
不得不说,现在的网友真是越来越精明了。
抛开这些场外八卦不谈,单看万千惠在节目里的表现,也的确会让人觉得有点“假”,这种感觉主要来自两个方面。
一个是她讲话时表情太夸张,另一个是她说话内容经常前后矛盾,让人忍不住怀疑她的真实性。
先说表情这点吧,我不是什么表情分析专家,也没研究过微表情,不敢断言她的表情背后藏着什么深意,但我实在理解不了她为什么每次说话都要露出那么夸张的表情。
她的表情夸张几乎是常态,我就挑两个印象深刻的片段聊聊。
第一个片段是节目刚开始时,导演按照惯例cue了一下她的标签,也就是“三宝的妻子”。
这个话题明显是提前设计好的,目的就是让她有机会澄清或者回应。
但当导演提到她的新闻总离不开那两个字时,她还是装出一副惊讶的样子,反问了一句:“什么?”听到“三宝”这个名字后,她先是叹了口气,翻了个白眼,随后又立刻调整状态,摆出一副自洽的模样说:“对呀,我很自豪的。”这个时候,她的笑容已经夸张到有点刻意了,但她还不止于此,又进一步咧大嘴角,甚至身体前倾,似乎想用肢体语言来强调自己对这句话的肯定。
然而,这种过度的强调反而让人觉得她在掩饰什么。
毕竟从后面节目内容来看,她其实特别想扭转公众对她“依附三宝”的印象,极力证明三宝除了才华已经没什么了,甚至连这份才华也在靠她支撑,她才是家里的顶梁柱。
换句话说,她对“三宝”这个标签其实是很在意的。
说句题外话,这种幅度过大的笑容真的会让整张脸看起来有点不自然,甚至看久了都有点“恐怖谷效应”的感觉。
还有一个场景也让我印象深刻,就是她在得知公司亏损后,请来了一位企业老总帮忙出主意。
刚见面时,她的肢体动作就特别浮夸,嗓子夹得尖尖的,也不知道是想表达什么。
聊天的过程中,她的动作和表情更是双倍夸张,活像在演短剧里的女霸总。
我觉得这种表现有点像虚张声势,因为她心里清楚公司问题一大堆,但又不愿意承认自己在管理上的失误。
正是因为说的话底气不足,她才不断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来掩饰,试图证明自己其实是有能力的。
所以,当对方提出一些批评意见时,她还撒娇似地说:“你怎么一进门就批评我,先表扬一下嘛。”当然了,每个人的性格和表达习惯都不一样,讲话时的表情和动作也会有个人特色,但如果过于夸张,确实容易让人觉得像在“表演”。
比起表情,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万千惠说的一些话,经常前后矛盾,甚至自打嘴巴。
比如在谈到公司入不敷出的问题时,财务总监觉得员工福利太高了,CEO也认为她大手大脚,动不动就搞团建,班也不上了,一声令下就是一大笔开销。
但她却辩解说,公司的企业文化就是“家文化”,还列举了一堆福利待遇,试图证明自己是个多善良、多让员工骄傲的老板。
可当财务总监直言现在不是顾面子的时候,她又立马把责任推给CEO,说这些待遇都是合伙人定的,自己当时虽然支持,但心里其实打过问号。
这不是典型的马后炮吗?
更让人费解的是,她一会儿说公司是自己独资,一会儿又深夜挨个给股东打电话,说要开股东会。
我也搞不懂,独资公司还能有股东吗?
再聊聊她财务方面的说法,矛盾的地方就更多了。
她在节目中说:“我每一场直播挣的佣金,其实都投入到公司经营了,都花光了,但这些其实是我的个人收入。”这段话仔细一琢磨,问题可不少。
如果直播赚的钱都投进了公司,那她之前信誓旦旦地说三宝半退休,这个家全靠她养,就说不通了。
在加更版的内容里,她还提到三宝开音乐会的钱也都是她出的,而开一场音乐会可不是小数目。
要知道,她并不是什么大明星,有戏可拍或者有大把代言傍身,她甚至还说自己用赚的钱在圆艺术梦,言下之意搞艺术根本不赚钱。
那么问题来了,如果直播的钱都投公司了,那养家、支持音乐会、圆艺术梦的钱又是从哪儿来的呢?
还有她对三宝的态度,也挺让人看不懂。
她在节目中一直强调自己对三宝的爱,甚至对他的“净身出户”持赞赏态度,不断表示自己愿意赚钱养老,让三宝去做喜欢的事。
但她真的毫无怨言吗?
在和朋友聚会时,她却吐了真言,说自己得焦虑症的根源就是三宝。
因为三宝说不想再干活了,她才不得不站出来赚钱养家。
她虽然心里有过埋怨,但又觉得三宝在后勤和情绪价值上给了很多支持,所以就算有委屈也说不出口。
这也难怪不少网友觉得她是在硬撑。
说真的,这都是她自己的选择,何况她现在的生活条件比大多数人都好,实在没什么可委屈、可埋怨的。
就像王琳说的,如果她们这样的人都要抱怨人生,那普通人该怎么办?
其实,细看万千惠在节目里的种种表现,无论是表情上的用力过猛,还是言语上的前后不一,都让人觉得她像是在演一出戏。
她的表情和肢体语言,像是刻意设计过的表演,试图用夸张来掩盖内心的不自信或者真实想法。
而她的话语矛盾,则让人怀疑她是否真的坦诚面对镜头。
或许,她是想通过节目塑造一个“独立女性”“家庭支柱”的形象,但用力过猛,反而让观众觉得不真实。
网友们的眼睛是雪亮的,她的“哭穷”和“卖惨”不仅没换来同情,反而让人觉得她在博取关注。
毕竟,生活是自己的选择,既然选择了这样的路,就没必要在镜头前诉苦,更没必要用夸张的方式来证明什么。
再深入想想,万千惠的一些行为背后,可能也有她自己的压力和无奈。
毕竟,嫁给一个年龄差距这么大的老公,公众的眼光和舆论压力肯定不小。
她想证明自己不是“依附者”,想让大家看到她的努力和能力,这种心情可以理解。
但问题在于,证明自己的方式不应该是通过夸张的表演或者自相矛盾的说辞,而是用实际行动和真诚的态度去打动人。
节目里的她,总是给人一种急于证明却又欲盖弥彰的感觉,反而让观众对她的真实性产生了更多质疑。
就像有网友说的,她的房租都比普通人的年薪高,这种生活背景下再怎么“哭穷”,也很难让人感同身受。
另外,从她对公司运营的描述中,也能看出一些问题。
她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公司的大老板,所有的投入都是个人收入,另一方面又在关键问题上推卸责任,这种态度本身就让人觉得不够坦荡。
如果真的是独资公司,那所有的决策都应该由她拍板,福利待遇也好,团建开销也罢,都是她同意的,事后甩锅给合伙人,显得不够有担当。
而她提到的直播佣金、养家开销、艺术梦想等等,资金来源的逻辑完全对不上,也难怪网友会质疑她的真实性。
或许,她在节目中说的很多话,都是为了塑造一个“努力赚钱”“独立支撑家庭”的形象,但这种形象如果没有事实支撑,反而会让人觉得虚伪。
最后再聊聊她和三宝的关系。
虽然她在镜头前不断强调对三宝的爱和支持,但私下里却坦言焦虑的源头来自三宝,这种矛盾让人感慨。
婚姻是两个人的事,选择了这样的伴侣,就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压力。
她说三宝在后勤和情绪价值上给了很多支持,这或许是她愿意继续付出的原因。
但如果内心真的有埋怨,又何必在镜头前装出一副毫无怨言的样子呢?
这种“硬撑”的感觉,不仅让观众觉得不真实,也让人替她感到疲惫。
生活已经是她自己的选择了,与其在节目中卖力表演,不如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,也面对观众的质疑。
总的来说,万千惠在《姐姐当家》中的表现,因为夸张的表情和前后矛盾的言辞,让很多人觉得她像是在“表演”。
无论是她对“三宝妻子”标签的刻意回应,还是对公司亏损的虚张声势,亦或是财务来源和婚姻态度的逻辑漏洞,都让人对她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。
她的努力和压力或许是真的,但用力过猛的表达方式,反而让观众觉得她不够真诚。
毕竟,生活是自己的,观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,与其用表演来博取关注,不如用真诚和行动来赢得尊重。
这件事你们怎么看?
在线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